虽然让人很不舒服,但为什么不应该完全消灭反对的声音?
无论是政治上、商业、科学甚至是夫妻之间,完全消除反对声音并不意味着问题就解决了。而且对立并不意味着不可能联手,往往正是因为彼此对立,双方都会竭尽全力探索击垮对方的方案,结果才能出人意料的好。
人们的信仰是很顽固的,一般来说,人们对任何自己认为重要的事物都不会轻易改变主意,
尤其是当涉及到价值观问题时。
主观上,我们会以为凡事都是先有原因,然后人们才会选择相信;但实际上大部分人都不是那么的理性,所以我们才常看到一种情况,当原因或证据被推翻时,个人的信仰仍然不会轻易改变。即便内心知道自己错了,也仍然要捍卫自己的错误!而且很多时候,这种防卫机制也很容易使得你我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。
所以才说,人们相信理由,是因为他们首先相信结论。
信仰使人存在思考的盲点
当我们与看法对立的人合作时、自身见解便会受到挑战,进而诱使我们极力思索反驳的方式,从而更全面的思考问题。回想一下,当我们想要反驳他人,思考如何捍卫自己权益的时候是不是脑袋都会变得比往常灵光?
脑袋变得更灵光不代表当下我们怼人就有办法怼回去,对更多人来说,往往当下反而说不出话来。但你想想,当之后我们回想纷争的场景时,是不是会觉得如果当时这样说,那样说就好了?这就是思维的刺激。换成我们游戏时常说的用语,这就是突然感受到了智慧光环的祝福。
当然,这不代表我们就能够顺利说服对方,不过即便不能让对方改变主意,只要能维持良性的氛围,如此的合作方式往往对于解决问题提供了更多的想法与选择。这也是我们有时会听到的对立合作模式。
也就是捍卫各自信仰的合作方式。
对立合作模式
对立合作模式虽然主要应用在科学研究,但在商业上也常见到。企业一般借鉴这技巧来作重大决定,例如在收购、业务转型,或应对严重意外之时。
这也是为了避开个人主观想法所存在的偏见,而采取对立合作模式来筛选策略。人们一般倾向㝷找证据来支持他们想法,诸如相信疫苗与反疫苗的人,会各自寻找有利证据去支持他们的想法,举一个常见的例子,在一间企业中,你是不是见过或听过,有些员工会因知悉老板的想法或偏好,来找出大量证据来支持老板的想法或决定?
在对立合作之下,由两个人或两个团队互相提出他们最好的论点,指出对方证据的不足之处,例如数据筛选有误或过度依赖有限的信息;然后在讨论过程中,他们能够逐步阐明双方均同意的事实,最终报告亦应包含过程中同与不同的地方,从中产生对决策者更有用的结果。
凡事并非绝对,各种应对方式还是需要因时因地制宜,尺度的拿捏则是要看当下实际的情况而定。
评论